考题列表
- 单项选择题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 单项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
- 单项选择题 抗战时期,蒋介石在制造军事摩擦时总要挂上其他招牌,在具体的策...
- 单项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英国人泰莱认为,“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
- 单项选择题 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
- 单项选择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
- 单项选择题 李泽厚认为,五四运动后是启蒙和救亡的互动,由于中国在近代以后...
- 单项选择题 1920年,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
- 单项选择题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
- 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
- 单项选择题 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
- 单项选择题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
- 单项选择题 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详...
- 单项选择题 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
- 单项选择题 19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
- 单项选择题 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188...
- 单项选择题 梁启超称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蔡元培认为宋恕要在建制度儒...
- 单项选择题 梁启超在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时指出“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
- 单项选择题 梁启超《变法通议》: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
- 单项选择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士大夫们对严复《天演论》的解读,逐渐指向...
- 单项选择题 1904年,康有为在观看牛津大学学生剧社表演后指出,西方戏剧...
- 单项选择题 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
- 单项选择题 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
- 单项选择题 《万国公报》是由英美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刊物。甲午战争前后,该报...
- 单项选择题 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
- 单项选择题 “他们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其主要方法是...
- 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
- 单项选择题 1911年,“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
- 单项选择题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
- 单项选择题 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
- 单项选择题 1906年,清学部指出历史教科书编写必须坚持“忠君尊孔”的原...
- 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后,胡适针对“保存国粹”的主张发起了“整理国故运动”...
- 单项选择题 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
- 单项选择题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
- 单项选择题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
- 单项选择题 1919—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
- 单项选择题 19世纪末,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经典...
- 单项选择题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
- 单项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
- 单项选择题 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