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又出使齐国,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A.与维新变法的政治理念相符
B.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C.影射了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
D.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
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 -
单项选择题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
单项选择题
1919—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A.向中国输出革命
B.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