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1919—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A.向中国输出革命
B.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
单项选择题
19世纪末,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经典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下列对这些翻译著作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B.表明了中共指导思想形成
C.标志着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
D.使工人运动有了组织保障 -
单项选择题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C.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