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919—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A.向中国输出革命
B.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19世纪末,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经典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下列对这些翻译著作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B.表明了中共指导思想形成
C.标志着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
D.使工人运动有了组织保障 -
单项选择题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C.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
单项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进及社会主义的趋势等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本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时隐时现。这反映了()
A.国民党思想控制的松弛
B.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
C.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深入
D.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