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他们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其主要方法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材料中的“他们”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
D.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
单项选择题
1911年,“民族”一词在《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1925年为502条;1928年、1936年分别增加到119、1507条;1939年达到2369条。这表明()
A.民族危机驱动下民族观的转型
B.近代化推动下民族自信心增强
C.近代报刊引领了思想观念变革
D.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影响日增 -
单项选择题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的作品。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这说明()
A.译书成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方式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
D.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