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μm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二聚体1400μg/L(0~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
下列情况可以延缓或防止血液标本凝固的是()
A.血液中加入少量肝素
B.血液中加入少量生理盐水
C.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D.血液中加入枸橼酸钠
E.血液中加入草酸钾
F.血液中加入草酸铵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患者初步诊断可能有()
A.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B.上消化道出血
C.原发性肝癌
D.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E.电解质紊乱
F.失血性贫血 -
多项选择题
对该患者进行治疗的措施不恰当的是()
A.补充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
B.生长抑素
C.氨甲苯酸
D.羟乙基淀粉
E.6-氨基己酸
F.头孢曲松 -
多项选择题
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9/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微血管损伤
F.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