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以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
单项选择题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
单项选择题
《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漫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表明孟子认为()
A.实行仁政,要将田地分给农民
B.实行公平,要反对暴君和污吏
C.实行仁政,要厘清土地归属权
D.实行平等,要均等地分配谷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