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下面是2011年2月,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节选。"十一五"期间,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专移就业4500万人,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9亿左右,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到3.2亿;就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期末的44.8:23.8:31.4转变为37:28:35,非国有经济产业比重由74.6%增加到78%;促进就业的法律制度得以确立,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开始形成,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更好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大力加强,同时也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就业工作的应急处置经验。
根据“十一五”期间的数据,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
A.全国性劳动力市场
B.地区性劳动力市场
C.供给性劳动力市场
D.需求性劳动力市场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是()。
A.企业只从外部雇佣填补较低级岗位的劳动者
B.企业较高层级上的人员通过内部提升来实现
C.企业只从内部雇佣填补较低级岗位的劳动者
D.企业较高层级上的人员通过外部提升来实现 -
单项选择题
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是基于()。
A.双层劳动力市场理论
B.成本一收益理论
C.委托一代理理论
D.博弈理论 -
多项选择题
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图形中,当市场工资率高于均衡工资率时,下列各项描述正确的有()。
A.劳动力供给量超过需求量
B.劳动力短缺,工资率将上升
C.劳动力需求量超过供给量
D.劳动力过剩,工资率将下降
E.劳动力供给量和需求量呈均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