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题型
某年3月3日12时33分位于某条铁路的某处发生一起重大客运列车脱轨事故,造成14节客车车厢脱轨,多人负伤,正线中断行车7小时。当日,晴天、无风,-17°C至-5°C,雪覆盖线路,略有融化迹象。事故发生之前,8511次单机通过该区间某处(下坡道10.9%。,曲线,小半径300m)时,发现有异常晃动现象,到达乙站后司机及时向分局调度员汇报。调度员要求乙站通知养路工区去检查,但在判明情况前,未向随后进入该区间的列车发布注意运行的命令和警告。养路三折检查员(冬季三种钢轨配件的检查人员)刚返回车站值班室,乙站值班员即通知他“站外东头线路有病害,车晃动较大”,当三折检查员去工区找工长后奔赴该处途中时,8143次列车通过该处,发生脱轨。
有关情况:
(1)事故后的检查发现,该区间该处钢轨部分扣件失效,有的轨距拉杆不起作用。经技术鉴定,轨距杆和扣铁材质不良(有气眼等)。
(2)列车经过该处异常晃动,说明线路缓和曲线正失超限。此前,工务段领工区领导及工区工长曾组织过线路维修保养,工区巡道工进行过小补修。
(3)工务段三折检查员每日均对各区间进行巡视检查。
依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该事故的性质并说明原因。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指出该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A.9%。,曲线,小半径300m)时,发现有异常晃动现象,到达乙站后司机及时向分局调度员汇报。调度员要求乙站通知养路工区去检查,但在判明情况前,未向随后进入该区间的列车发布注意运行的命令和警告。养路三折检查员(冬季三种钢轨配件的检查人员)刚返回车站值班室,乙站值班员即通知他“站外东头线路有病害,车晃动较大”,当三折检查员去工区找工长后奔赴该处途中时,8143次列车通过该处,发生脱轨。
有关情况:
(1)事故后的检查发现,该区间该处钢轨部分扣件失效,有的轨距拉杆不起作用。经技术鉴定,轨距杆和扣铁材质不良(有气眼等)。
(2)列车经过该处异常晃动,说明线路缓和曲线正失超限。此前,工务段领工区领导及工区工长曾组织过线路维修保养,工区巡道工进行过小补修。
(3)工务段三折检查员每日均对各区间进行巡视检查。
依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确定该事故的性质并说明原因。
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指出该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问题 1 解析:
各种事故的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责任事故,另一类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由事故单位或者从业人员......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
未知题型
200X年X月X日15时5分左右,由A建设公司总承包、B监理公司监理、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分包的某商店电梯安装工程发生一起四级重大安全事故。C公司一工人在吊装扶梯时,因起重葫芦带电而触电身亡。依据建筑[2003]68号文,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如下:暂停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接市属工程任务半年;对总承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任务3个月;对B监理公司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监理任务3个月。在在这个案子中,虽然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的是C公司,但是A公司作为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应该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总责,因此,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对A公司的处罚是必要和合法的。依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3题,其中1-2题为单选题,第3题为多选题):该事故类型属于()。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A.轻微事故
B.重伤事故
C.一般死亡事故
D.重大死亡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电梯安装和维修单位应有()。A.国家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B.省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C.市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D.县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E.区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该事故应由()组成事故调查组。A.企业主管部门
B.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D.工会
E.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未知题型
某厂有油漆车间、油库、锅炉房、机械加工车间。油漆车间有调漆间、喷漆间、休息室和油漆临时储藏室。油库内有一只3t的汽油储罐及一个配套设备。锅炉房内有两座燃煤锅炉(0.4Mpa、20°C、24t/h)。厂内还有起吊2.5t、高2m的起重机,以及升降机、叉车等。依据以上场景,试问该厂有爆炸危险的装置、设备、场所有哪些,以及爆炸的事故类别。
A.4Mpa、20°C、24t/h)。厂内还有起吊2.5t、高2m的起重机,以及升降机、叉车等。
依据以上场景,试问该厂有爆炸危险的装置、设备、场所有哪些,以及爆炸的事故类别。 -
未知题型
2005年9月某集团公司化工助剂厂依据市场调查决定新上硝酸铅项目,租赁给本厂副厂长陆某,并向甲市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和环境保护局申请硝酸铅、散盐基硫酸铅的项目。以上两单位均作了批复。2008年12月,某省石化厅会同省环保局、某省固废中心、甲市环保局等单位的代表到该厂硝酸铅车间实地考察,并在甲市和乙市听取了该厂的情况报告和产品介绍,经评审认为该项目的技术路线可行,同时对该产品的销路、风险作了肯定的评价和评估,确认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经甲市环保局、某市石化厅初审同意及乙市环保局终审批准同意该厂于2009年2月1日试产。在整个过程中,厂方发现该生产工艺设备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即转化与反应釜不配套,盐析池与离心机不配套,严重影响到生产工艺优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工艺配套设施,决定在转化车间增设一座转化池,并向甲市环保局提交了《关于增设一座转化池和盐析池的报告》。甲市环保局2009年4月21日批准同意增设后,该工程于4月22日即行动工,7月30日结束。转化池的作用是:将原材料烟道灰(主要成分为废铅粉末)、自来水和碳酸氢氨搅拌成混合物。该池基建工程完工后,承租方分管技术和经营的负责人戴某于5月1日曾下池到池底(赤身2.6m、直径2.4m)检查工程质量情况,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于5月11日开始安装转化池PVC内衬(防漏及光滑)。施工三天,前后有四人下池。5月13日助剂厂对转化池进行了充注水试漏,经检查未发现任何漏水及其他问题后,于5月14日将池内试漏的清水抽掉,池底仅剩下部分余水,约0.3m深,拟作使用前清洁用水。这以后一直未有人下过池,也未经任何人发现有异常情况和不良反应。5月17日13时45分时,正在安装的车间主任褚某不慎跌落到池底,且马上出现昏迷发抖等现象。一起工作的三人均认为他是摔伤所致,庄某、陆某两人立即下池抢救褚某,当他俩下到池底准备扶起褚某的同时也昏倒并伴有发抖现象,当时三人都未能说上一句话。池上面的人此时己感到问题的严重即大喊“救人”,很快有几人赶到现场,见池内三人的情况,又误认为是触电所致,急叫人拉下总电闸,随后单位领导及其他员工均赶到现场。庄某在关总电闸后从梯子上第一个又下到池底,紧跟随的沈某也下到池底,可当他俩到池底后,摇晃两下又跌倒昏迷在池内。这时候池上的救援人员意识到根本不是触电所致,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危及着池内的五人。此时在场的领导和职工都坚决阻止其他人再下池救人,立即用钉耙将五人全部救出池外,并快速请求外界的支援,及时向当地110、120、派出所和消防队等单位打电话反馈,这些部门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协助抢救,将救出的五人急送甲市人民医院救治。这起事故从发生到伤员全部送到甲市人民医院历时40分钟,在抢救时间和措施上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庄某、陆某等三人经甲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褚某、沈某二人经抢救康复出院。依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写出下列人员在该起事故中所应负的责任,并作简要说明。(1)该厂的副厂长、硝酸铅车间承租人陆某;(2)承租方分管技术和经营的负责人戴某;(3)助剂厂厂长、法人代表徐某;(4)某镇党委副书记、经济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某。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A.6m、直径2.4m)检查工程质量情况,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于5月11日开始安装转化池PVC内衬(防漏及光滑)。施工三天,前后有四人下池。5月13日助剂厂对转化池进行了充注水试漏,经检查未发现任何漏水及其他问题后,于5月14日将池内试漏的清水抽掉,池底仅剩下部分余水,约0.3m深,拟作使用前清洁用水。这以后一直未有人下过池,也未经任何人发现有异常情况和不良反应。5月17日13时45分时,正在安装的车间主任褚某不慎跌落到池底,且马上出现昏迷发抖等现象。一起工作的三人均认为他是摔伤所致,庄某、陆某两人立即下池抢救褚某,当他俩下到池底准备扶起褚某的同时也昏倒并伴有发抖现象,当时三人都未能说上一句话。池上面的人此时己感到问题的严重即大喊“救人”,很快有几人赶到现场,见池内三人的情况,又误认为是触电所致,急叫人拉下总电闸,随后单位领导及其他员工均赶到现场。庄某在关总电闸后从梯子上第一个又下到池底,紧跟随的沈某也下到池底,可当他俩到池底后,摇晃两下又跌倒昏迷在池内。这时候池上的救援人员意识到根本不是触电所致,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危及着池内的五人。此时在场的领导和职工都坚决阻止其他人再下池救人,立即用钉耙将五人全部救出池外,并快速请求外界的支援,及时向当地110、120、派出所和消防队等单位打电话反馈,这些部门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协助抢救,将救出的五人急送甲市人民医院救治。这起事故从发生到伤员全部送到甲市人民医院历时40分钟,在抢救时间和措施上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庄某、陆某等三人经甲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褚某、沈某二人经抢救康复出院。
依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写出下列人员在该起事故中所应负的责任,并作简要说明。(1)该厂的副厂长、硝酸铅车间承租人陆某;(2)承租方分管技术和经营的负责人戴某;(3)助剂厂厂长、法人代表徐某;(4)某镇党委副书记、经济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