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欧战结束之后法国的社会稳定
B.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巴黎和会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山东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1919年,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无论是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还是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它们极口痛骂;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这一表述反映出陈独秀()
A.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
B.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
C.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发生变化
D.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
单项选择题
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并呼呼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
A.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
B.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
C.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
D.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 -
单项选择题
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A.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B.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C.“尊孔复古”受到批判
D.“文学革命”的影响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