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针对“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的情况,汉武帝()
- 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崇儒尚法,霸王道杂之
C.设置刺史,分区监察
D.察举征辟,儒释道并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
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
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
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
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
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