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4条的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关于此处的"拘留"与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的异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这两个"拘留"没有区别,都是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有关人员采取的强制措施,只不过适用于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
B.这两个"拘留"不同。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是临时性的羁押措施,目的是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本条规定的"拘留"是对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实施的惩罚措施,是对其违法责任的追究,其性质更接近于行政处罚中的拘留
C.这两个"拘留"相同,都是为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采用的,本条规定的拘留适用于行为人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情形,此时行为人应当被追究妨害公务罪的刑事责任
D.以上说法皆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刘某,17岁,系聋哑人,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县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该案。下列哪一项是法院决定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该案的依据?()
A.刘某系未成年人
B.刘某系聋哑人
C.刘某对是否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
D.检察院没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 -
单项选择题
在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中,是否附有能够证明指控犯罪行为性质、情节等内容的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是一项重要的审查内容,关于其中的"主要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包括起诉书中涉及的各证据种类中的主要证据
B.包括多个同种类证据中被确定为主要证据的,如果某一种类证据中只有一个证据,该证据即为主要证据
C.作为法定量刑情节的自首、立功、累犯、中止、未遂、防卫过当等证据,也属于主要证据
D."主要证据"由法院在审查后确定 -
多项选择题
某抢夺案,在法院庭前准备中,人民法院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犯罪嫌疑人,并同时送达辩护人
B.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应当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C.人民法院开庭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D.庭前准备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