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
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
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
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
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
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 -
单项选择题
《韩非子显学》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韩非子看来,官吏选拔应注重()
A.实践经验
B.身份门第
C.程序规章
D.民众意愿 -
单项选择题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指()
A.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
B.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C.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
D.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