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
A.罢黜百家的思想
B.天人感应的思想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独尊儒术的思想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单项选择题
冯天瑜主编的《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
单项选择题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