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实体真实与正当程序、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各国刑事程序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贯穿于刑事程序始终的时常发生利益冲突的矛盾方面。在英美法系国家及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程序中,都确认了"任何人不必自我归罪"的原则,即任何人都没有协助证明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义务,侦控机关不得强迫任何人负此项义务。同时,《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受刑事追诉的人不得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被强迫承认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必自我归罪"的原则,但规定了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原则。不过,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也规定,犯罪嫌疑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即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请围绕"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供述义务"来谈谈你的看法。答题要求:
(1)在分析、比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
(2)说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供述义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保护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检察院的起诉书称,郑某作案时已满18周岁,他以带孩子去划船为名,当船行至水库中央时,故意将刚满1周岁的女婴抛入水库,使其溺水而死。据此,本案公诉人在法庭审理时应主要证明哪些事实?()
A.郑某作案时已满18周岁
B.郑某的行为系故意
C.该女婴不会游泳
D.该女婴已因溺水而死亡 -
多项选择题
某公司被盗手提电脑一台,侦查人员怀疑是王某所为,王某一开始不承认,但后来经过刑讯承认了盗窃事实,并供述已将电脑卖给刘某,同时还说他之所以拿公司的电脑是因为公司拖欠了他6个月的工资。侦查人员找到刘某后,刘某说电脑又倒卖给了秦某。秦某起初不承认,侦查人员威胁他:"如果不承认就按共同盗窃论罪!"秦某害怕,承认了购买电脑一事,并交出了电脑。此案中下列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A.王某承认盗窃事实的供述
B.王某有关公司拖欠他工资的辩解
C.秦某的证言
D.手提电脑 -
多项选择题
某检察院依法查处某培训中心会计杨某贪污案件时,侦查人员未携带搜查证,到杨某家中实施搜查,在杨某家中发现了一张写满神秘数字的纸片,经查是3家银行的账号,共有存款130余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检察院无权冻结和划扣该笔款项
B.该纸片属于书证,但是因为取得程序违法,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C.对于该存款不能重复冻结
D.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3日内解除冻结,退还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