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题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某实施监理的城市桥梁工程项目分为A、B、C三个单项工程,经有关部门批准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分别确定了三个中标人并签订了合同。A、B、C三个单项工程合同条款中有如下规定: 1.A工程在施工图设计没有完成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总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合同条款中规定: (1)乙方按业主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甲方不应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2)甲方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供乙方参考使用; (3)乙方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的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2.B工程合同额为9000万元,总工期为30个月,工程分两期进行验收,第一期为18个月,第二期为12个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 (I)工程开工后,从第三个月开始连续四个月业主未支付承包商应付的工程进度款。为此,承包商向业主发出要求付款通知,并提出对拖延支付的工程进度款应计利息的要求,其数额从监理工程师计量签字后第12d起计息。业主方以该四个月未支付工程款作为偿还预付款而予以抵销为由,拒绝支付。为此,承包商以业主违反合同中关于预付款扣还的规定,以及拖欠工程款导致无法继续施工为由而停止施工,并要求业主承担违约责任; (2)工程进行到第ll个月时,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指令压缩国家基建投资,要求某些建设项目暂停施工,该项目属于指令停工项目。因此,业主向承包商提出暂时中止执行合同实施的通知。为此,承包商要求业主承担单方面中止合同给承包方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 (3)复工后在工程后期,工地遭遇当地百年以来最大的台风,工程被迫暂停施工,部分已完工程受损,现场场地遭到破坏,最终使工期拖延了两个月。为此,业主要求承包商承担工期拖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责任和赶工的责任。 3.C工程在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按工期定额计算,工期为558d。但在施工合同中,开工日期为2007年l2月18 日,竣工日期为2009年7月25日,日历天数为583d。 A工程合同中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合同条款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B工程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C工程合同的合同工期应为多少天?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A.A工程在施工图设计没有完成前,业主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家总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由于设计工作尚未完成,承包范围内待实施的工程虽性质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商定拟采用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合同条款中规定:
B.B工程合同额为9000万元,总工期为30个月,工程分两期进行验收,第一期为18个月,第二期为12个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
C.C工程在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按工期定额计算,工期为558d。但在施工合同中,开工日期为2007年l2月18
问题 1 解析:
A工程采用总价合同形式不恰当,因为项目工程量难以确定,双方风险较大。
合同条款中的不妥......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
未知题型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段工程长度12km,路基宽度30m,结构工程为六车道,道路结构为:细粒式沥青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基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基层+粉煤灰三渣下基层+粒料垫层。公路段所处位置地势平坦低洼,高程在3.1~3.6m。周围河流密布。本工程沿线可分为2个地质区段:1区段正常结构沉积层,表层3m左右为中、高液限湿黏土粉质黏土层(天然含水率为30%左右),土质较好;Il区段为古河道沉积层,以河口一滨海沉积相问交替。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载荷BZz—100,且交通流量和密度均很大。路基最大填土高度为4.5。5.5m。本工程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在工程实施时,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设计采取了如下措施:(1)指定工程技术部负责的工作是:进度控制、技术管理、安全生产。(2)在雨期施工时,对填土路基按2%一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换灰土或砂石重作。(3)为了提高路基压实度,严格控制碾压厚度,薄层重压,必须使用羊角碾压路机进行施工,以确保压实度。(4)各层平整度指标要求是:路床10mm,底基础8mm、基层5mm、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4mm、中层3mm、上层2mm。问题:1.针对I区段和Ⅱ区段的地质特征,给出一个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2.本工程的道路结构有何不足?请说明理由。3.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应该完成的工作有哪些?4.工程技术部应该负责的工作全面吗?5.路基压实度控制措施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6.沥青混凝土压实如何控制?7.为了达到平整度指标要求,公路段各结构层平整度应如何控制?8.雨期施工处理措施是否全面?
A.1~3.6m。周围河流密布。本工程沿线可分为2个地质区段:1区段正常结构沉积层,表层3m左右为中、高液限湿黏土粉质黏土层(天然含水率为30%左右),土质较好;Il区段为古河道沉积层,以河口一滨海沉积相问交替。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载荷BZz—100,且交通流量和密度均很大。路基最大填土高度为4.5。5.5m。本工程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在工程实施时,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设计采取了如下措施:
(1)指定工程技术部负责的工作是:进度控制、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2)在雨期施工时,对填土路基按2%一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换灰土或砂石重作。
(3)为了提高路基压实度,严格控制碾压厚度,薄层重压,必须使用羊角碾压路机进行施工,以确保压实度。
(4)各层平整度指标要求是:路床10mm,底基础8mm、基层5mm、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4mm、中层3mm、上层2mm。
问题:
1.针对I区段和Ⅱ区段的地质特征,给出一个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2.本工程的道路结构有何不足?请说明理由。
3.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应该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4.工程技术部应该负责的工作全面吗?
5.路基压实度控制措施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6.沥青混凝土压实如何控制?
7.为了达到平整度指标要求,公路段各结构层平整度应如何控制?
8.雨期施工处理措施是否全面? -
未知题型
背景资料某拟建城市道路工程为城市主干路,六车道,横向布置为四幅路断面,两侧不设公共建筑物的进口,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在施工时,满足下面条件:(1)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2)选用初凝时问3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h上的p22;5级水泥。(3)在秋季施工,施工最低气置为3℃;为赶工期,在降雨时也加班施工,且未采取措施。压实厚度随碾压增加而增加,最多达10Cm。(4)基层保湿养生不宣少于7d问题:1.上述4种做法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2.为保证水浇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质量,还需补充什么?
A.5mm。
(2)选用初凝时问3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h上的p22;5级水泥。
(3)在秋季施工,施工最低气置为3℃;为赶工期,在降雨时也加班施工,且未采取措施。压实厚度随碾压增加而增加,最多达10Cm。
(4)基层保湿养生不宣少于7d
问题:
B.上述4种做法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为保证水浇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质量,还需补充什么? -
未知题型
背景资料某排水小区工程主要管道为巾1 600~书2400mm的钢管,总长1312m,还包括一座12.5m3/s 流量的泵站。主要管道有6m,从一条已建公路下采用混凝土套管穿过,混凝土套管采用手掘式顶管法施工。有一处从一条已建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上通过(钢管管底与管渠外顶面间距0.7m)。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套管顶进过程中,发现土质不稳定,为了减少阻力,工长命令在管四周超挖了20mm。(2)排水管道在从已建钢筋混凝土圆形管渠上通过处,采用混凝土方法支撑排水管道。(3)除公路下6m处混凝土套管内的钢管外,其余钢管在回填土时,为了防止变形,钢管内采用十字状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3.5m,同时要求横向直径比竖向直径略大一些。(4)手掘式顶管时出现偏差30mm,采用挖土校正法。即:在管子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挖些,强制管子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问题:1.简述手掘式顶管时工作坑的位置设置和支撑的原则。2.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3.手掘式顶管施工应该做哪些安全管理工作?4.手掘式顶管施工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应准备什么设备?6.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地下水位应降到什么高度?7.手掘式顶管施工的程序是什么?
A.5m3/s
B.7m)。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混凝土套管顶进过程中,发现土质不稳定,为了减少阻力,工长命令在管四周超挖了20mm。
(2)排水管道在从已建钢筋混凝土圆形管渠上通过处,采用混凝土方法支撑排水管道。
(3)除公路下6m处混凝土套管内的钢管外,其余钢管在回填土时,为了防止变形,钢管内采用十字状支撑,支撑间距不大于3.5m,同时要求横向直径比竖向直径略大一些。
(4)手掘式顶管时出现偏差30mm,采用挖土校正法。即:在管子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挖些,强制管子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
问题:
1.简述手掘式顶管时工作坑的位置设置和支撑的原则。
2.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
3.手掘式顶管施工应该做哪些安全管理工作?
4.手掘式顶管施工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应准备什么设备?
6.手掘式顶管施工时,地下水位应降到什么高度?
7.手掘式顶管施工的程序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