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背景材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20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50cm腐殖土,50~28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l00cm. 根据该桥墩的水文地质,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了挡板支撑的加固措施,防止边坡不稳造成塌方;在挖除承台底层松软土、换填l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后,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采取了以下措施:(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2)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0.5~3.2cm的碎石和卵石;(3)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挡板支撑防止措施是否合理?请举出适用于该桥墩基坑开挖的措施? (2)指出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完善之处. (3)施工单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问答题 “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钢筋笼上浮”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桥基础为6根¢2.0m的桩基,桩长20m,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黏土、砂砾石、泥岩,承包人拟选用冲爪钻成孔.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试验,为防止导管沉放过程中接触钢筋笼,导管居中后快速沉放,并将导管底部沉放到距桩底1m处,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存在哪些问题? 2、防治钢筋笼上浮的措施有哪些?
问答题 “热拌沥青混凝土”案例分析与答案解析题 背景材料: 某路桥工程公司,承包了一条全长66.6km的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该工程路面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 (1)施工技术人员做好配合比设计后报送项目经理审批; (2)试验段开工前—个月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试验人员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 (3)混合料的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施工; (4)碾压过程中,沿纵向由高边向低边均匀速度碾压. 问题: 1、逐条判断以上出现的情况是否妥当?如不妥当,请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