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方案设计题: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你发现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急需社会工作的介入。这一群体由于家庭贫困,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精神、心理、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尤其是部分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针对这一群体,你打算利用小组工作的形式为他们开展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以帮助他们鼓起走出贫困的勇气,并相信自身的能力。 问题:请以小组活动为例,书写本节活动的小组计划书。
问答题 小静是一个陕北某县城的女孩,哥哥在北京上大学,小静高考落榜后也来到了北京打工,5年后与北京男孩黄志结婚,结婚后住在婆婆家里。小静很有工作能力,又肯吃苦,所以在一家公司做到了部门主管。小静的公婆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周日到教堂去,也要求小静同去。不久,小静生了一个男孩,丈夫黄志和公婆高兴得不得了,同时要求小静辞掉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小静的老公、公婆特别关心小静,过问小静所有的交往,包括谁给小静打电话都要过问。两年前,因为拆迁,开发商补给了公婆100万元和4套房子。拿到钱后,公婆马上给黄志买了一辆车,并用两套小房子换了一套大房子,但要求仍然与小静同住,另外两套房子出租,说将来留给孙子。来北京打工的小姐妹都羡慕小静,认为她找到了一个北京的老公,不仅自己有了房子住,孩子也有了北京户口,但是小静说不清楚因为什么心情总是高兴不起来。慢慢地,小静开始沉默、少话、失眠,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问题:1.运用性别需求的视角分析评估小静抑郁的原因。2.如何帮助小静解决抑郁的困扰?
问答题 医院接收一位生命垂危的88岁老人张申,经检查发现除背后长满褥疮外,身体其他各器官功均良好。导致老人生命垂危的最根本原因是饥饿。老人养育了7个儿女,自老伴去世后,一直由在成都打工的小女儿赡养。后来,小女儿离了婚,在生意上也不是很顺利,多次和几个哥哥、姐姐商量大家一同赡养老人。但是,哥哥、姐姐都认为,老人已和她在成都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几乎和他们都没有关系了,所以就该由她负责到底。由于协商无果,小女儿将哥哥、姐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7个儿女每人每月支付老人生活费40元。但只有二女儿每月按时支付老人的生活费。后来,小女儿也无力独自赡养老人,不得不将老人送到了二哥家。就在一年前,老人不慎摔到,导致骨折,在医院住了不到两天就被两个儿子带回了家中。在家中老人一直躺在由三块小窄木板和草垛拼成的床上,常常是只有一碗饭放在床头,老人饿了就自己抓着吃两口,一碗饭有时吃了一个星期,老人的大小便更是没有人照顾。由于长时间的躺卧,又没有人帮助老人翻身或擦拭身体,老人的背部长满了褥疮。小女儿见状,几次和哥哥、姐姐商量将老人送往医院,但哥哥、姐姐都对老人的生死不关心,最后是小女儿拨打了120将老人送到了医院。现在老人病情好转,可以出院,但没有一个子女愿意接纳老人。 问题:1.请界定张申老人的问题和需要。2.请提出对张申老人一案的介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