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题型

A.50g/cm3,1.47g/cm3。试回答以下问题:
B.水泥密度测定时,装好样品的李氏瓶应该置于恒温水槽恒温多久(
C.90min
B.45min
C.60min
D.30min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恒温水槽的温差不应大于多少(
D.0.2℃
B.0.3℃
C.0.5℃
D.0.8℃
最终水泥密度为多少(
E.1.51g/cm3
B.1.50g/cm3
C.1.48g/cm3
D.1.49g/cm3
【参考答案】

问题 1 解析:D
问题 2 解析:A
问题 3 解析:A

相关考题

未知题型 五、已知测得5次水泥密度记录数据: 56g/cm3,1.326g/cm3,1.57g/cm3.1. 332g/cm3,1.342g/cm3;试回答以下问题:水泥密度计算结果应取整到( )。

未知题型 三、水泥密度试验测定步骤如下:(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 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 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2)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 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 读数。(3)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 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 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永泥60g。(4)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试回答以下问题:称取水泥时,应称准至多少( )。

未知题型 一、一个新建工地试验室,在进行工地试验室检查验收过程中,检查组要求该试验室 人员进行水泥胶砂流动度的试验,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的过程如下: ①直接将胶砂制备按GB/T 17671-1999有关规定进行; ②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 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棉布覆盖; ③将掉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 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10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 ④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5mm,用小刀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 均匀捣压10次。捣压力量应恰好足以使胶砂充满缸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 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已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 ⑤装胶砂和捣压时,虽用手扶稳试模,但试模已经移动; ⑥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 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桌面上的胶砂; ⑦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约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1s 内完成25次跳动; ⑧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在8min内完成。 试回答以下问题:前确认水泥胶砂流动度的试验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的步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