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考题

问答题 背景某城市输水管线长4.28km,DN1200钢管,管道埋深约5.0m,管线位于城市主干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采用明开槽方法施工,沟槽土质为回填杂土及粉砂土。受交通条件制约,沟槽土方挖运和吊车下管安排在晚10时~次日早6时进行,项目部办理了管线开挖占路手续。现场施工发生如下事件:(1)为吊车下管方便,选择夜间时段移动护栏临时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2)挖土机开挖沟槽时发现有一段废弃的旧排水砖沟,约请监理工程师查看后,项目部进行挖除和换填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3)质量员查验准备焊接的管口时,发现有数个坡口范围存在锈渍。(4)钢管吊运到沟槽前,作业队在管道内按间距4m加设木支撑。回填作业在沟槽局部偏窄处,钢管下腋角部采用木夯夯实。回填完毕发现管道竖向变形50mm。2.问题(1)事件1做法为何受到处罚,违反了哪些规定?(2)事件2沟槽基础处理在程序上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的程序。(3)对管道施焊的坡口,有关规范有哪些规定?(4)事件4管道防止变形措施是否正确?为什么?

问答题 背景某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圆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径30m,有效深度4.2m,底板均厚350mm。池壁采用预应力缠丝工艺。基础底板施工需降低地下水,采用轻型井点,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清底为辅。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拟在池壁预制板吊装、缠丝施加预应力后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水泥砂浆设计强度等级C30。鉴于工程为低价中标,项目部根据合同约定和现场管理实际情况,实施成本目标责任制;分析认为项目成本管理主要放在预制构件和运输吊装方面。2.问题(1)结合背景资料,简述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2)项目部施工负责人的拟采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3)简述构件预制、运输吊装费用控制与项目成本管理关系。

问答题 背景某新建供水厂的滤池为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为53.65m×21.30m,有效深度3.7m。滤池控制室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二层结构。滤池采用滤头配水、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集中控制操作。滤料层由承托层、石英砂滤料构成;浑水区设进水管和反冲洗集水槽。为保证滤池过滤效果,必须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施工项目部采取的质量措施有:(1)对滤头、滤板、滤梁逐一检验,清理;(2)用应力扳手按设计要求检查滤头紧固度;(3)保证地梁、承梁的位置准确;(4)滤梁安装水平精度;(5)滤板安装不得有错台;(6)封闭滤板间、滤板、池壁之间缝隙。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二层结构拆除模板支架时,4名操作工人所在的脚手架平台突然因东南角脚手架屈曲变形倒塌而坠落,一人死亡,三人重伤。事故调查中发现:(1)4名工人拆除模板现场没有施工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2)项目部未能提供安全技术交底书面材料。2.问题(1)对过滤池安装采取的质量措施是否齐全,还应包括哪些?(2)试分析安全事故的可能原因,并给出正确做法。(3)事故调查反映出项目部施工安全管理有哪些主要缺失?